無論是要活好的生活,還是要將生活好好地過,我們都需要有健康的體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包括身體、精神及社交健康。由此可見,精神健康是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神健康是什麼?
精神健康是指我們以下範疇的心理狀態,包括:
- 能夠明瞭自己的能力
- 能應付生活的壓力
- 合符學業/工作的要求並感到充實
- 能夠對社區作出貢獻
精神問題vs精神健康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只是有精神問題或者精神病的人才需要關注精神健康。但其實一個人就算沒有精神科疾病,也不代表他的精神是健康的。
精神健康與大專生活
健康的心靈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解決難題、達成目標和更加享受生活。而且心理健康的人患病風險亦都較低,壽命更長。
大專生在離開熟識的中學,踏入全新校園,無論是學習模式、朋輩同師生關係,都需要從新適應,如果具備良好的精神健康,在應付功課和考試、情緒和個人成長方面,都會帶來正面影響。
精神健康問題會影響個人學習、情緒及人際關係,如果長期得不到適當處理,會導致嚴重後果,如情緒失控、濫用藥物、停學、生病,甚至自殺。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才可以享受生活、活好生活。
活好生活就是
細味生活的每一刻,留意每一個小節,盡情感受當刻的體驗。
與人交流,分享生活點滴;與身處社區建立關係,作出貢獻。
容讓和接受自己會有負面情緒,需要休息或尋求支援。
建立正向心理及成長思維,並應用在日常生活,感染他人。
心理評估
透過心理評估工具,我們可以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學習有效地管理情緒。當面對生活上的挑戰時,就可以找到方法去紓緩心理困擾,改善人際關係,並且在學業以外,達至全人發展,提升生活質素。
預約輔導
接受輔導不代表軟弱或有精神問題,反而是追求成長,勇於面對自己的表現。
輔導除了有心理治療的作用,也可以助人成長,讓人了解明白自己,發掘面對逆境的能力,作出正面有效的改變。